咽喉惊魂:洁癖医生与肉芽怪虫的生死较量

怪谈记
一名洁癖医生因忍受不了内科和牙科的工作环境,通过关系调至咽喉科,发现科室工作轻松。一天,他遇到一位喉咙长满肉芽的病人,经检查发现肉芽内藏有白色肉虫,医生决心彻底清除病患体内的虫子,最终手术发现病人全身长满肉芽,清除过程艰难而恶心。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最大的弱点是有洁癖。大学毕业后,我先是被安排在内科,每天接待的都是各种传染病和上吐下泻的病人,这种生活让我快发疯了。后来没有办法,年底给院长送了礼,到处找人拉关系,总算把我调到牙科,心里长出一口气。

  但是在牙科上了两个月的班,我觉得自己还是忍受不了,你不能想象有的病人口腔比大粪还臭,用电钻打磨牙床时,烂牙齿的粉末在我脸前到处飞扬。

  没办法,我又想方设法找到院长。院长知道我社会关系还可以,也不再为难我,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医院今年要成立咽喉科,这是我市第一家医院设立咽喉科,是市里的重点科室,目前咽喉科在全国都是比较薄弱的科目,希望你能成为这个科的骨干。”

  果然,进到这个科室后,工作十分清闲,各种脏、累的活少了很多,病人都很轻松,即便是最严重的咽喉癌,病人也都能走着来,不会在我面前上吐下泻,更不需要做开肠破肚的手术。很快,我就被评为主任医生,一个人享用一间专家诊室。

  一天,来了一个胖胖的病人,脸上戴着厚厚的口罩,只露出一双小小的眼睛。他坐下来后,拿出一支笔在桌面上的纸给我写字:“喉咙痛,说不出话。”

  我问他:“多久了?”

  他写:“三年了,治不好。”

  我命令他:“脱口罩,张开嘴我检查一下。”

  他迟疑了一下,在纸上写:“你确定吗?”

  我不耐烦地说:“看喉病不作喉部检查,你当我是算命的?”


  他犹豫着脱下口罩,我拿起一块压舌板,举起手电筒,对他命令着说:“张大嘴巴,说‘啊’。”

  他张开嘴,吃力地发出沙哑的“啊”声,与其说是“啊”,不如说是吐出了一口浊气。

  电筒光下,我向他的喉道看过去,所见到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他的喉咙里面长满了整整齐齐的肉芽,象婴儿的小手指一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喉腔壁上,每一个肉芽都红通通的,发着饱满而坚实的光泽。

  “这是什么?”我内心一阵发麻,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镊子,小心地伸进他的口腔,轻轻夹住一个肉芽根部,使劲一挤。“兹”肉芽顶端上应声破了一个小口子,一条白色肥胖的肉虫从口子里被挤出半个身子,使劲挣扎着。

  我把肉虫夹住,小心地拔出来,只见它足有半厘米长,象厕所里蛆虫。

  “别闭上嘴,给我张着!”我脑袋上冒着汗,瞪着大眼,又把镊子伸进他的嘴里。病人张着大嘴,艰难地吞咽着口水。我一个又一个地把他喉里的肉芽的虫子挤出来,放进桌子上的玻璃缸里。那里已经整整齐齐排着二十多条这样大小相仿的虫子。

  “一个都不能放过,一个都不能放过!”我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此时,病人喉咙前部的肉芽已经被我清理完毕,但是那镊子够不到的深处,我相信还有很多。

  “一个都不能放过!”我大叫一声,把病人按倒在地上,拿出一把手术刀,在他脖子上划了一刀,打开他的喉咙,果然,整个喉咙里都是这样的肉芽。

  清理完喉咙的肉芽,我觉得还不能罢休,我不能容忍那么恶心的事情:“一个都不能放过!”我把他的胸腔和腹腔打开,他的整个肚子里都长满了这样的肉芽。

  护士惊恐地推开诊室门口,我从血肠横流的地面上抬起头,瞪着血红的眼睛大汗淋漓地对她说:“一个都不能放过!”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一位医生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工作压力和自身洁癖时的挣扎与转变。故事开头,主人公因洁癖而无法适应内科的工作环境,通过送礼和拉关系成功调到牙科。然而,牙科的工作同样让他难以忍受。最终,主人公凭借关系调到咽喉科,工作环境相对清闲,但他在面对一个特殊的病人时,却展现出了对病痛的执着和医者的责任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主人公在治疗过程中,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也要将病人体内的肉芽彻底清除。这种执着不仅体现在他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更体现在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故事结尾,主人公的“一个都不能放过”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善良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总的来说,这个故事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职业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传递了敬业、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价值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yiyuanguaitan/20221/1772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