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路惊魂:消失医院的红灯谜影

偌泠
北京某着名脑科医院老院区废弃已久,作者的同学在疫情期间深夜开车路过时,目睹了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的急诊楼景象,却得知医院早已搬迁。作者对此感到诡异,怀疑同学可能目睹了时空穿越的奇观。

  北京某着名脑科医院的老院区曾一度位居天坛公园的一角,直到2019年才全部完成整体搬迁,挪去了丰台区。天坛公园里的旧址建筑都还在,只不过人去楼空暂时废弃了。我偶尔路过时,从大门正正望进去,总能看到被尘埃蒙得褪了色的“急诊楼”三个暗红大字。

  我有个初中同学现在一家电子图书平台做网络工程师。疫情期间人们困居家中闲得无聊,纷纷送灵魂上路去了远方,致使阅读平台的访问量骤然剧增。终于在上星期的一个晚上,服务器超负荷严重崩掉了。时近午夜,我同学正准备睡觉时接到上司电话,让他赶紧去公司重启下服务器。

  挂了电话,我同学心里顿时有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可为稻粱谋他又惹不起上司,更没有“抗旨”的气魄与勇气,只能骂骂咧咧火冒三丈地开车直奔公司而去。夜色笼罩的大马路上空无一人,我同学开足马力一心只想快去快回,赶紧弄好了回家睡觉。别看折腾人大夜里出公差,第二天一早的班儿,还得按时按点照上不误。

  经过着名脑科医院时刚好是个红灯,我同学停下车一歪头,但见霓虹灯点亮的“急诊楼”三个鲜红大字底下,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间或有平车推进推去,很多医护人员模样的人脚不点地来去匆匆,一派争分夺秒的忙碌景象。

  当时他心里觉得很是诧异,疫情已然进入平稳阶段了,着名脑科医院大半夜的怎么还这么多人?而且进进出出的医护人员,没一个穿着疫情防护装备的,就只穿白大褂戴口罩,这又是闹得哪出?按说防护物资早过了紧缺阶段,不至于供不上啊?胡思乱想间变绿灯了,我同学自去公司维护服务器不提。

  过了几天我因为刷网课遇到技术难题给我这同学致电咨询时,他想起我妈妈家就在那所着名脑科医院附近,顺嘴聊起这件事。我当时就以超高分贝惊呼向他表达了自己的震惊,随即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老同学,你不会是喝多了酒后驾车看差了吧?TT医院去年就整体搬迁去丰台了,现在废弃已久,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出入!”

  我同学则言之凿凿地声称他绝对没有看错,医院临街的急诊大楼分明就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一个红灯足有两分钟,他不可能看花眼的。我们俩各执己见足足抬了二十分钟杠,搞得我连正事儿都忘记问了,这件事情最后当然只能不了了之。

  事后我再三思量,越琢磨越觉得诡异骇人。我同学属于样本级理工男,平时不苟言笑,严谨认真得近乎强迫症。你要说他一拍脑袋突发奇想,编出这么个故事来逗我,那我是打死也不能相信的。问题接着就来了,那天深夜他开车路过时,到底看到了啥?

  我一直相信人类生活的世界并不只有一重维度,切换穿越的“传送门”就藏在不为人知的隐蔽角落,一旦触发机关,兴许就能在不经意间化身时空旅行者,一窥别个时空,领略异度风景。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神秘的夜晚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与虚幻的元素,引人入胜。主人公的经历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充满了超现实的想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情境,令人难以忘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和情感变化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既要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又要面对突如其来的诡异事件,内心的挣扎和困惑跃然纸上。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设置了悬念,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满期待。故事的主题深刻,探讨了时空穿越和异度世界的可能性。作者通过对现实与虚幻的交织,引导读者思考人类生活的世界是否真的只有一重维度。这种思考方式既具有启发性,又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总之,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紧张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次阅读的享受,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yiyuanguaitan/202111/1315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