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没有男孩子不喜欢看丧尸片的。看人被活活咬死变成丧尸、看丧尸的脑袋瓜被爆掉、看主角们一个个惨死。我们看的是这些,电影也把重点放在这些。我说,全是屁。一旦那种情境来临,相信我,你绝对无法像游戏里那样轻松地拿着枪械把丧尸爆头,或是捧着爆米花桶抱着看好戏的心情看着丧尸朝你奔来。
承认吧,当我们挤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要是这种事情真的发生,我绝对不会是被咬死的那几个。”当电影情节无情地上演时,他们才会从电影的主角梦里醒来。
事情发生的当天早上,我从家里出门,在公车站牌等车、上车,完全没有任何意外。坐在最前排的学妹还是很可爱、司机还是那个长的像吴松勇的大叔、三明治早餐的味道漫延车厢,一切都是如此平常。
意外从校车来到学校后开始。校车一开进椰林大道,大家都摇晃着身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下车,有几个人先出声提醒了大家:“今天学校有什么活动吗?”
从车窗往外看,几个人满身鲜血抱着头在走廊上狂奔,还听到了尖叫。
“是COSPLAY社办的活动吧?这礼拜是恐怖周吗?”大家不以为意,等着司机大叔把门打开。
“瞧,那个正妹化妆化得真像!”几个男学生指指点点。
一个女学生靠在警卫室前的摩托车上,脸上都是血痕,几丝刘海挡住了她的眼睛。不过很明显的,她在看着我们。无意间,我发现警卫不见了,而警卫!室内……靠!我总算会意出些什么,推着人潮往校车前面挤,一边大喊:“不要开门!不能开门!”
“干,你挤屁啊!”
几个发型弄得很帅的男学生骂我,但我没理他,自顾自地大叫。因为我看到在警卫室里,警卫少了半边身子,一只血淋淋的断臂搁在办公桌上握着话筒……但司机已经打开了门,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得很快,那个靠在摩拖车上的女学生最先冲过来,把准备第一个下车的可爱学妹咬掉半颗头,其他办公室跟教室也冲出了好多人…好多残破不缺的人。
我看过《恶灵古堡》《活死人之夜》、《丧尸禁区》、《活人生吃》《毁灭倒数》、《28天》这些电影,知道丧尸行动上大致上可分两类。一种是用男女朋友手牵手甜蜜蜜逛街般的龟速行走;一种是跑田径赛似的狂奔。这个故事里出现的是后者。
最主要的屠杀现场在前门,前面的玻璃顿时洒上了一大片鲜血。大家一时之间只顾着尖叫狂蹿,完全忘了有逃生门这个东西。现在知道了吧?一般人只要遇到微微不可预期的事就会变成白痴,千万别以为你能像电影主角那样轻松应对。
“逃生门!快点!”终于有人往逃生门挤,但人多手贱,一群人竟然打不开一扇门。
“拿那个东西!快快!”也不知道是谁在喊,一时间我搞不懂他在说拿什么,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车窗击破装置。但大家都混在逃生门那里,完全没人去拿,大家都怕要是自己转身去拿,就错过从逃生门逃开的机会了。
当时我被推到最后面,看着后面一群人前仆后继往一扇小门冲,前面一群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我拿起车窗击破装置往车窗上砸,我忘了我是几下把车窗敲碎的,反正我一把车窗敲碎,大家就注意到了,于是所有人放弃那扇迟迟打不开的逃生门,往车窗挤来。
我是第一个跳出去的,这理所当然。但后面的人可惨了,好几个人挤在狭窄的车窗口跳不出来,本来那几个骂我挤屁啊的男学生,现在的头发被压得跟狗屎一样,不过他们也没多在意。
再提醒一下,当人面对这种情况时,绝对不会去管其他人的死活,难道你以为真的像电影一样,有人先逃出来后再英雄般的回去帮人逃命?少来了。
我就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跳出来后只回头看了一下车窗的惨况,然后拔腿就跑。我看了下离我最近的建筑物……一栋教学大楼,但两个出入的楼梯
口都用铁门拉上了,我暗叫不好,准备找别的逃生路线,却听到有人喊一声:“这边!快点!”然后教学大楼的铁门慢慢拉起来了,几个学生正站在后面对着我喊。
我逃生的希望又重新点燃,再回头看了校车一眼,本来聚集在前面的丧尸注意到后面有人跳出来,已经转移目标了。我在心里瞬间把“干”重复骂了一千万次,然后使尽吃奶的力气逃跑。那几个头发被压成狗屎的男学生正好跳出车外,成为丧尸的佳肴,惨叫声在我身后彼起彼落。
“快快快快快!”站在铁门后面的学生不断用手势催促我,我则用滑垒的姿势溜进铁门下方,铁门沉重落下的声音让我松了一口气。
“哇靠,你真命大,整辆校车只有你一个逃出来。”一个学生透过铁门的洞往外看。
我只能点头,该说我运气好还是怎样?再提醒一下,我长得不帅,也不会空手道之类的格斗技,要是我这种人出现在恐怖电影里,绝对不会是主角,但我却是整辆校车中唯一逃出来的。我后来想过了,这是个人的运气问题。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很多讽刺电影的词句?我这是要提醒后人,以后遇到事情别自以为是,想当主角反而成了连配角都不配的跑龙套。
听其他同学说,这间教学大楼可能是学校惟一安全的建筑物了,逃进这里的有十几个人。一开始他们遇到怪里怪气的学生时,也以为这是COSPLAY社的活动,还逗趣地去扯扯那些丧尸的手,直到第一个人被咬后,大家才开始逃命,生还者则聚集到这栋教学大楼里。
我问他们这群丧尸是怎么回事?他们耸耸肩说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
我拨了电话给家人,没有人接,看来是凶多吉少了。再来我打给在学校的几个好友,只有一个人接电话。听他说,他跟一群人躲在信息大楼里。
“学校应该还有很多人躲着,只是不知道在哪里。”我在三楼看着聚集在铁门边的丧尸群,想起了电影《活人生吃》里的大卖场。但这里不是大卖场,我所在的地方没有武器、食物、自行车或篮球架,只有扫把、簸箕、黑板还有丢不完的粉笔。嗯哼,应该可以当暗器吧。
“应该吧,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了,你有打给其他人吗?”朋友在手机那头说。
“打过了,没人接,大概全挂了,你那边的计算机教室应该有网络吧?能上网看看情形吗?”
“抱歉,没有电,计算机只能拿来砸丧尸了。”
“喔,真惨,有其他能跟外面联络的东西吗?”我沮丧地说。
“只剩手机了,但大部分的人都没接,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世界大概毁灭了吧。”
“或许吧,你那边有多少人?”
“八个,我们已经在讨论怎么逃出这里了。我们其中一个人有车,只要我们逃到停车场上车……”
“好吧,你们打算怎么穿过到处都是丧尸的校园?”
“唔……我们还在讨论。”
“少来了,这可不是在拍电影好吗?你有看到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或者是尔冬升坐在导演椅上看你吗?哈喽?”我说。那些主角之所以能够利用各种东西逃出生天,是因为他们是主角,编剧准备了各种东西让他们用,但现实中没有主角,也没有英雄。
电影跟电视剧都是害人的玩意,他们给了年轻人一种自认无敌的遐想,当面临丧尸时,大部分的男生看着旁边的人心里都在想:“哦,你们旁边这些马上就会死的可怜虫,等着看我抱着心爱的女生逃出去吧。”而女生则是想:“哦,你们旁边这些马上就会死的可怜虫,等着看我心爱的男人抱着我逃出去吧。”然后当真实面对死亡时,他们所说的每个字都会变成了“干”,心里想着:“我怎么在这里就挂了呢?”
当你没有真实贴近过死亡时,别去想些有的没的或是自以为英雄,这反而会害死你自己。爱情偶像剧尤其可恶,里面的男女主角整天爱来爱去,好像只要有爱就已经足够,不用去顾虑生活的其他事情。这就害惨了一堆年轻男孩女孩,整天逃学约会谈恋爱,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扯远了,我必须把握时间把这故事给写完。
我跟那朋友又谈了一阵子,然后哔哔的几声,我发现我的手机屏幕黑成一片时。我才发现我昨天晚上忘记充电了。跟其他学生问了一下,大部分都联络不上其他人,有些联络上了,电话那端竟然是一些诡异的吼叫声。打110也没响应,惟一有人回答的电话号码只剩下117,逃亡的希望彻底破灭。
或许你觉得我写这篇故事好像不是在写一篇亲身经历过的血淋淋逃亡史,反而像是一篇恶搞短篇,那是因为我已经看开了。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三天了,我们也差不多完了。
所谓完了,不是指我们的食物跟饮水,我的书包里有一瓶水,至少能撑四天,还有人不知道发什么神经带好大一瓶来上学,给大家喝一个礼拜也行。至于食物,我们男生能饿个三四天不成问题,一些饼干食物都分给女生了。
问题在于,隔天,有两个人突然昏倒、全身抽搐,醒来后就张着血盆大口往旁边的人身上咬,在我们拿扫把跟簸箕的一阵围攻下才把他们戳死,但也有三个人被他们两个咬了,我们赶紧在他们“进化”完毕前扔到下面给那些丧尸填饱肚子。
但我们刚扔,就发现我们错了,因为被扔下去的三个人在丧尸的乱咬下惨叫了老半天都还会喊救命。我们才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刚刚那两个人没有被咬过,为什么也变成丧尸了?
这代表传染途径不是咬痕?
思考中,旁边的一个人又昏倒了,我们当然趁他醒来前给扔了下去。又是电影害人的一个例子,每部丧尸电影里的传染途径都是咬痕,没咬没事情,被咬出问题。这也给我们“被咬了就会变丧尸”的刻板印象。但这次不同,可能是空气,也正好解决了传染速度如此迅速地疑问。坐校车短短几十分钟,整个世界就都变了。至于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的少数人还没变丧尸,可能跟个人体质有关吧,我想。
再隔天,也就是今天,现在。
我们在昏倒抽搐之前,发现了丧尸电影里比血腥画面次要的另一个意义。除了面对满路的丧尸外,还得面对迷惘的未来,未来没有政府、没有教育、没有社会。
就算真的逃了出去,那又怎样?跟心爱的人找个安全的地方共组家庭?少来这套。我们面对的剧情是,必须戴防毒面具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而我们手边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