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的家乡还是个山穷水恶的地方,村民穷,却保留着“厚葬”的传统。墓里有财富,就引来盗墓的。后来,村里一个财主的女儿死了,急性气管炎,才十六岁。这女儿平日很得财主宠爱,一直养在深闺中调教,据说不仅出落得国色天香,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少有人见到她的真模样。
下葬那天夜里,来盗墓的是本村的穷秀才。秀才虽穷,却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读书人盗墓听起来仿佛奇谈怪论。原来穷秀才家里的老娘病得重,却没钱抓药治病,秀才心里急着找钱,听做坟的土工说财主女儿棺材里有很多珠宝,单是她口中的那块含玉也够村里普通人家吃用一年。秀才心想,反正是个死人,为了救老娘一命,只有“得罪”一次了。
费了好大的劲,秀才挖出崭新的棺材,撬开棺盖,棺里面的人儿果然天仙一般美丽;秀才呆了一会儿,口中念着“阿弥陀佛”,用平日写字的手从美人的口中抠出一块羊脂白玉。奇怪的是她的口中并不冰冷,反而透着一口暖气,肢体随着动了一下,秀才正在惊异中,黑暗里跃出两个人,大声喊着“捉贼”,一下就把秀才按在地上,五花大绑送到财主家中。原来这两人是财主派来守坟的。
财主一帮人马回到坟地时,他的宝贝女儿已从昏睡中苏醒;原来,她并没有死去,只是急病中一口气卡在喉咙,气若游丝罢了;待到家人让她入土为安时,她得病症渐缓,只是口中的含玉堵住了呼吸,幸好秀才及时将那块羊脂白玉抠出,救了她的命。
财主转怒为喜,救命之恩不好言谢。好在财主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他看穷秀才长得眉清目秀,相貌堂堂,便决定招穷秀才做女婿。
后来,秀才母亲的病在医生的医治和漂亮贤惠的儿媳精心调养下也慢慢痊愈了。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神仙一般的幸福生活。
故事评价:这个鬼故事在情节设计上颇具匠心,作者巧妙地将传统盗墓元素与乡村伦理道德相结合,通过财主女儿的意外复活,展现了命运的神奇转折。故事中,秀才为了救母而盗墓,既突显了他的孝心,又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挣扎。而财主女儿的复活,不仅让她成为了故事的焦点,也使得情节更加紧凑,充满悬念。在氛围营造方面,故事以山穷水恶的乡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环境。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使得故事中的景象仿佛浮现在眼前,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紧张与恐惧。在角色塑造方面,故事中的各个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特色。秀才的聪明才智、孝心与勇敢,财主女儿的国色天香、知书达理,以及财主的的重情重义,都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令人难忘。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情感共鸣是对于人性的探讨。在故事中,秀才为了救母,不惜盗墓,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而财主女儿的复活,则让我思考生命的可贵与命运的无常。故事以一种轻松愉快的结局收尾,让人在惊险刺激之余,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总的来说,这个鬼故事在情节设计、氛围营造和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既具有专业性,又充满文学美感。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挣扎,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