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之后:孝顺与不孝的天壤之别

怪谈记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有两个儿子的寡妇,其中乙某不孝顺,不仅私下积累财产,还对母亲和兄长甲某不敬。乙某积累了足够的财产后提出分家,甲某同意了,并建议留下一些土地用于奉养母亲,但乙某拒绝了。分家后,甲某虽然贫苦,但仍尽力奉养母亲,而乙某虽然富有,却只用粗劣的粮食奉养母亲,甚至在母亲偶尔吃不完时还怀疑母亲挑食,对母亲发怒。 一次,甲某因家中无粮,请求母亲暂时到乙某家吃饭,承诺日后补回。但乙某不仅拒绝了母亲的请求,还对母亲恶言相向。母亲气愤至极,哭泣离去。不久,天空突然打雷,乙某家被雷击中,乙某夫妇被雷打死。

有一个寡妇,有两个儿子:甲某和乙某。

乙某既不孝顺母亲,又不尊敬兄长,和兄长甲某住在一起的时候,便私底下储蓄财货,甲某也不敢制止他。母亲偶尔盘问,就对母亲就行恶骂,他以下犯上的事不知做了多少,真是擢发难数。

乙某私自储蓄财货,感觉足够了,就想甲某分家,各自住一处。

甲某道:“分家也行。坡上的几亩地,可以留着,作为奉养母亲的资产,不必分了!”

乙某急忙道:“我们两交替奉养,还需要什么资财?”

甲某唯唯地答应了。

分了家,兄长贫苦,而弟弟却十分富有,更因为遇到了灾荒之年,没有收成,甲某衣食不足,还是极力侍奉父亲,还不至于受冻挨饿。

乙某家有上好的米粮,却粗劣的粮食事奉母亲,母亲常吃得干干净净,有时候还不能吃饱,偶尔一两次不饿,没有吃多少,乙某便怀疑母亲嫌食物粗劣,就对着母亲恼怒地说:“像这样的饭食,大哥怕一天也未必能让你吃上两餐。”

母亲心里恼怒,可又不敢说,只有在没有人的地方,偷偷哭泣。

有一个月,轮到甲某奉养了。然而,刚好无粮无米,家里的米缸是空的,火灶也是冷的,一天都吃不上两餐。

于是,甲某对母亲道:“祈望母亲暂且去弟弟家吃几餐,我稍有一点米了,就去奉请母亲回来。并且母亲在弟弟家住了几天,我后都会补回来,也不让弟弟吃亏。”

母亲见甲某实在没有办法,就听了他的话。

第二天,早早就到乙某家去。

乙某见到母亲就问道:“你来干什么?”

母亲把甲某的话,告诉他。

乙某摇着头道:“这不行。没有能力奉养,是大哥没有本事,跟着他挨饿,也是母亲的命该如此,这和我有什么相干?”

母亲道:“我住在这里几天,你大哥都会按数补回来的。”

乙某道:“还是不行。譬如借钱给他人,毫无利息,等了一个多月,才还回来,这对借钱出去的人有什么好处?”

母亲道:“这样说,你不愿意,那就算了。你家的煮的饭已熟了,我吃就走。”

乙某气怒地说:“母亲为何只痛惜大哥,而不痛惜我呢?让我花费,而帮大哥节省,我实在不能答应。”

母亲道:“这是什么话,我没有痛惜你大哥,只是实在是饿了。”

乙某道:“母亲即使饿了,也该快回大哥家去吃。我家的饭就是分给讨饭的人,也不能让母亲吃。”

母亲见自己的儿子这般说,气恼极了,就跑到他家厨房去,想自己去弄来吃,看他敢怎么样。

乙某的妻子急忙乙某又在外边,叫着甲某的名字,并出言不逊,说他没有能力侍奉母亲,让母亲在外面讨饭,偷抢。

母亲气愤不过,便大声哭泣着走了。

走出去还没有多远,天空没有云,却忽然打响起了雷,那声音十分的激烈。

母亲回头,见乙某家烟火飞腾,急忙跑回去看,饭锅已破开,饭散了一地,乙某夫妇也首异处了,被雷打死了。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乙某的不孝行为和最终遭受的天谴,强调了孝顺父母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故事中的甲某尽管贫苦,但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奉养母亲,而乙某虽然富有,却缺乏最基本的孝心和对母亲的尊重。故事的结局,乙某夫妇被雷打死,可以看作是对其不孝行为的惩罚,体现了“恶有恶报”的传统道德观念。故事虽然简单,但寓意深刻,警示人们应尽孝道,尊重和奉养父母。同时,故事也反映了社会上对于不孝行为的不齿和谴责。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45/34202.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