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报恩:馒头下的惊悚温情

怪谈记
清朝末年,小篱笆村的大老刘夫妻生活困苦,儿子出生后母亲不幸去世。花狸猫因被大老刘救过,每日送食物和山鸡以报恩,陪孩子成长,展现善举的报答。

话说清朝末年那会儿,戴着红缨帽子的清兵们烧杀抢掠,洋鬼子们拿着洋枪到处作乱,再加上义和团、地方土匪,百姓们真是民不聊生,到处都是饥寒交迫的难民。虽说外面四处兵荒马乱,可小篱笆村深处大山之中,就是这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百姓日子过得倒也清净。

那天,大老刘他媳妇要生孩子,接生婆进屋的时候正是中午头,外面老大的太阳,可等孩子出来以后,正赶上这会儿天狗食日(日全食),屋子里一黑就看不见人了。

接生婆抱起刚出生的孩子,脸贴脸瞅了半天,说:“刚才看着还挺好的,咋这会儿越瞅越黑呢?”等接生婆缓过神来这才发现,屋里已经黑的啥也看不见了,吓得接生婆差点把孩子扔了,她还以为是自己的眼瞎了呢!

大老刘没啥本事,就是靠坡上那点荒地种粮食过日子,家里日子过得本来就紧巴,没想到媳妇生下孩子后,得了产后风,没多久身体就开始发麻、疼痛。由于没钱请郎中,半年后的一天,媳妇撇下他们爷俩就撒手死了。

没女人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一个大男人还要带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啥活也干不了,也就没了收入,大老刘自己吃糠咽菜没什么,可这孩子咋办?

就在大老刘一筹莫展的时候,这天一大早他醒来,打开房门却发现门口放着一个馒头,他很是纳闷,要是别人可怜我,至少送馒头的时候也会告诉我一声啊!怎么会不声不响的,再说了,我这院子的大门也是插着的啊!

此后,每天大老刘醒来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门口有一个馒头,或者是几块点心,有时候大老刘开房门的时候,竟然发现门口还放着一只被咬死的山鸡。

有了吃食自然是好事,可这些东西是那里来的呢?也没听说谁家丢东西啊!后来孩子渐渐的长大,有时大老刘会将孩子锁在家里,自己出去到地主那里干些零活,也好贴补一下家用了。

这天,大老刘干活收工准备回家,那地主也是个心善之人,知道他带着个孩子不容易,就给了他几个玉米面饼子。

等他拿着玉米饼子回到家时,忽然听到屋子里的孩子发出“咯咯咯……”的欢笑声,这是那位好心的邻居在帮我看孩子吗?可是再看看门上的锁头,锁的好好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大老刘蹑手蹑脚的来到窗台,就着窗户纸上的一个窟窿往屋里看,原来是一只花狸猫,(虽然现在都管这种动物叫小熊猫,但那时候的当地人就管它叫花狸猫)正在和孩子嬉闹着。这下子大老刘全都明白了,以前的那些馒头、点心还有山鸡,大概都是这只花狸猫叼来的。看到此场景,大老刘的眼眶湿润了,想起了以前的那段往事……

大概就在三年前,那时候媳妇刚生下孩子不久,虽说身子骨弱点,但是也能勉强的自己照顾自己。正是麦收的季节,大老刘就去地主家做短工,割山坡上的麦子,等他割到地头田埂的时候,发现田埂上有一只花狸猫,它也不跑,正用乞求的眼光看着自己。大老刘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花狸猫的一条腿被捕猎夹子夹住了。

媳妇刚生过孩子,此时多需要营养啊!只不过,这个念头在大老刘脑海里就是那么急闪了一下,然后苦笑着说:“唉!俺媳妇刚生下孩子,大老刘我想积点德,保佑她们母子平安,我放你走吧!”说着,伸手就掰开了捕猎夹子。

自从大老刘寡妇去世后,这花狸猫捕到山鸡什么的就悄悄的送过来,实在捕不到了,就去山神庙里叼供品。孩子大了些,大老刘去给地主家干活的时候,这花狸猫就过来陪孩子玩……

真是没想到,大老刘当初的一个小小善举,这花狸猫竟然报恩来了!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通过描绘清朝末年动荡的社会背景,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和动物的情感。在民不聊生的年代,大老刘一家的困境让人同情,而花狸猫的报恩行为则令人感动。故事情节紧凑,情感真挚,揭示了善有善报的真理。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故事还传达了关爱动物、积德行善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412/36221.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