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上房仙缘录:王氏家族的兔仙救赎

怪谈记
清朝末年,河北保定一王姓大户人家因供奉柳仙而家宅平安。大年三十晚上,饺子不翼而飞,竟在房梁上发现。原来是兔仙前来报复,后因柳仙求情,免于灾祸。饺子上留下兔脚印,王家从此供奉兔仙。

  你见过会上房的的饺子吗?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饺子上房的故事。

  道家有五大仙儿——胡、黄、灰、白、柳。胡就是狐狸,黄就是黄鼠狼,灰就是老鼠,白就是刺猬,柳就是蛇,北方叫长虫。在我国北方普遍供奉这些仙家,尤其是河北、东北等地,以保佑家宅平安,这种事我小的时候就听奶奶讲过。

  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在河北保定却有一王姓大户人家,生意兴隆、子孙满堂,一家人齐享天伦之乐,而所有的一切王老爷归功于自家供奉的柳仙。话说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包着饺子,连十岁的小孙女都忙得不亦乐乎,帮忙盖饺子。等到锅里水烧开,王夫人准备让家人端饺子来下饺子的时候,发现盘里的饺子竟然不翼而飞。一家人慌张了,大年三十遇到这种怪事定是得罪了哪路神仙,这是大大的不祥之兆啊!正在大家都猜测饺子去哪儿了的时候,只听得眼尖的小孙女喊道:“爷爷你们快看,饺子在房梁上呢!”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屋顶,发现一个个的饺子都并排着站在上面,却又好似什么东西粘着掉不下来。

  王老爷高声喊道:“不知在下得罪了哪路神仙,还望不要降罪于子孙。”

  “你们一家知道过年,却害的我成了孤家寡人,冬至时节,你儿猎杀了我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你们明年注定要遭到报应。”一只兔子发出人的声音说道。

  “那兔仙怎样才可放过我们一家?”王少爷道。

  “想得美,我会让你们血债血偿的。”说着兔子一抖前爪,只见王老爷的小孙女晕了过去。

  王老爷赶紧给兔子跪下,道:“小儿的罪孽老夫愿代其受罚,只求兔仙不要再伤我家眷。”

  “不可能,我要让你也尝尝殁妻丧子之痛。”说着只见王少爷也晕了过去,王夫人见此,慌忙跑到自家供奉的柳仙前跪拜,希望柳仙能为一家人做主。

  不知过了多久,小孙女倏地站了起来,家人见其安然无恙,甚是欢喜。却见小孙女用浑厚的男声对着王老爷说道:“我已代你们和兔仙求过情,你们一家人切不可再乱杀生,以后每逢节日要祭拜兔仙。你儿子和孙女一会儿会醒过来,毋庸担心,饺子也已归还。”王老爷一家鸡啄米似的不停磕头,以答谢柳仙的救命之恩。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王少爷和小孙女都醒了过来,小孙女说她做了个梦,梦到一条大白蛇和一只兔子打了起来,大白蛇打赢了兔子却也受了伤,兔子不情愿地答应大白蛇放过他们一家。

  事情终于过去了,一家人接着煮饺子,原来粘在屋顶的饺子不知何时又回到盘里来了,不同的是,每个饺子上面都多了两个兔子的脚印。从此以后,王老爷家供奉的仙家又多了一位---兔仙。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饺子上房的神异传说,融合了传统道家文化、民间信仰和神秘色彩,令人耳目一新。故事以王姓大户人家为大背景,通过饺子不翼而飞这一怪异事件,巧妙地将胡、黄、灰、白、柳五大仙儿之一的兔仙引入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故事中,柳仙的出现化解了王家的危机,不仅揭示了柳仙的仁慈与智慧,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同时,小孙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了她的勇敢与智慧,令人敬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引人入胜。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角的碰撞中,故事不仅传承了民间信仰,还弘扬了道德伦理,传递了正能量。相信这个故事能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410/35493.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