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迷局:书虫盗印,忠奸难辨

怪谈记
故事讲述了一个皇帝宠信丞相姚开来,导致朝政腐败,正义之士反姚党试图揭露其罪行,却遭皇帝袒护。边关兵变后,反姚党官员陈可贞调查真相,揭露姚开来贪污,姚开来的亲信简千语用“书虫”让文书字迹消失,最终反姚党被皇帝杀害,姚开来重新掌权,但简千语最终未能幸免。

从前有个皇帝,最宠信丞相姚开来,于是,姚开来总领朝政,卖官鬻爵,任人唯亲,一时间,朝廷上下,被姚氏一党整得乌烟瘴气。朝中有正义之士看不过去,组成“反姚党”,联名状告姚开来,可都被皇帝袒护过去。

不久前,边关士兵因为欠饷,发动兵变,虽然被镇压下去,可给反姚党抓住了把柄,就有官员联名上书,说姚开来和兵部尚书狼狈为奸,贪污挪用军饷。皇上也被兵变吓住了,就派“反姚党”的官员陈可贞去边关调查兵变的真相。这陈可贞是个狠角色,他借统帅误事为由,用尚方宝剑杀了统帅,而后在士兵中广泛调查。那些士兵平时敢怒不敢言,现在见统帅死了,马上把真相说了出来。于是,陈可贞将这些证据收集好,写下弹劾书,让亲信何大壮急送京城。

风声传到姚开来耳朵里,他慌了神,急忙召集姚氏一党的心腹官员到府里开会,商量应急之策。

不一会儿,众心腹先后来到姚府,只有礼部翁尚书没来,派了个管书库的五品小吏简千语来开会,并附书信一封,大意是说自己卧病在床,姚丞相有什么话,和心腹简千语但说无妨。姚开来心里暗骂:这个老狐狸,真是棵墙头草,见我失势,就让一个五品小官来充数。

等众人坐定,姚开来开门见山地说:“皇上派陈可贞去边关调查,竟查出事端。明天,何大壮就要到京城,你们说,该怎么办?”

有人说:“何不派杀手,在路上杀了何大壮?”姚开来摇了摇头:“这会让皇上生疑,不行!”又有人说:“等何大壮进京,扣押他的文书。”姚开来说:“皇上说了,要亲自接见何大壮。”还有人说:“让人狸猫换太子,换了他的文书。”姚开来说:“那些文书都封有火漆,火漆上都有陈可贞的印鉴,如果动了,会留下破绽。”

于是,众官员都低头不语,一时间,房间里鸦雀无声。

“姚丞相,也许小的有办法。”一个低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众人发现说话的正是他们瞧不起的五品小吏简千语。

姚开来把他招呼到身边,问道:“你有什么办法?”简千语说:“如果何大壮送的文书上的字没有了,皇上必定追查陈可贞的欺君之罪,困局立解。”

姚开来叹了一口气:“文书,何大壮是从不离身的,如何能将里面的文书换成白纸?”简千语说:“只要何大壮在京城迟一晚见皇上,我就有办法让文书上的字消失。”姚开来问:“如何让文书上的字消失呢?”

简千语从袖中取出一个丝袋打开,里面是一个小木匣,打开木匣,只见有一条瘦瘦的虫子,不过寸余,身上或白或黑。简千语说,这是“书虫”,并在姚开来耳边耳语片刻。姚开来听完,皱着眉头,问:“这可能吗?”

简千语自信地说:“只要丞相按我说的,耽搁何大壮一晚,我便能行事。”姚开来半信半疑地对简千语说:“只要你办成此事,你就是我的心腹。”

话分两头,却说何大壮身负陈可贞的重托,带着弹劾姚开来的文书,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京城。他正准备从北门进城,没想到北门突然关闭,说是有乱党闯入京城,九门提督下令封锁了北门。

何大壮只好绕道东门,没想到东门也关了,说是全城正在搜捕暴徒,要抓到人才开城门,而且,西门和南门也关了。这么一耽搁,等何大壮来到皇宫门前,已是灯火通明。他请禁卫军通报皇上,没想到禁卫军不买他的账,对他说:“此时皇上已经歇息,你明日再来。”何大壮知道,京城到处是姚开来的人,而皇宫门前则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便在皇宫门口站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皇上召见了何大壮。何大壮将文书交由皇上的贴身太监呈给皇上,没想到皇上看过文书,问何大壮:“这就是陈可贞让你送来的文书?”

何大壮回答说:“陈大人所言句句属实。”皇上又问:“这文书是不是被别人调过包?”

何大壮信誓旦旦地说:“这文书小人一直带在身上,并没有外人接触。”皇上又说:“这些东西,该不会是陈可贞酒后给你的吧?”

何大壮不明白皇帝所言何意,忙替陈可贞辩白,说:“陈大人滴酒不沾,每天伏案处理公务……”皇上一拍桌子,龙颜大怒,说:“好一个清官,这就是他陈可贞所办的公务!”说完,他将那叠公文扔到何大壮面前。何大壮这才看清,文书上竟然一个字也没有。

皇上的贴身太监是姚开来的人,他怂恿皇上说:“皇上,这陈可贞竟敢藐视皇上,用一堆白纸戏弄皇上,罪应当斩。”

皇上本来就宠信姚开来,听了这话,二话没说,让人将何大壮拖去斩首。接着,他又派贴身太监带着圣旨赶赴边关,进到军营,以“莫须有”之罪,杀了陈可贞。

此事平定,姚开来重新掌控了局面,他请来简千语,说:“你这次立了大功,过几天,我奏禀皇上,让你顶替翁尚书那个老东西。”简千语听了,忙跪谢姚开来。姚开来将他扶起,问道:“你是怎么发现书虫的?”简千语说:“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简千语本在礼部任职,翁尚书欺他无人扶持,吩咐他看管皇家书库。有一天,有个下属来报说,书库的书坏了。简千语打开“坏”书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原来,书上的文字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搞清失字的真相,简千语查了几天,终于发现一个规律:书册失字,总在夜间发生,并且就像人看书一样,是有次序的。简千语便悄悄地埋伏在库房。夜半,他仿佛听见有人在读书,便立刻点燃油灯,只见一条虫子正趴在书籍上,一见到灯光就逃跑了,所到之处,字迹全部消失。简千语见了,忙一把抓住这条虫子。虫子竟然发声求饶:“求大人饶我一命。”

简千语吓了一跳,但他没有放手,问虫子:“到底怎么回事?”

虫子说,他名叫朱喜来,是个读书人,可中了举人后,屡试进士不中,最后含冤死去。他死后,冤气凝聚不散,直冲文曲星。文曲星见了,对朱喜来说:“你是读书太少了,才未能及第。”原来,朱喜来家境贫穷,所以读的书少,见识也少。文曲星说,朱喜来能考上举人,已是不易。若想状元及第,可变作书虫,读万卷书,以求下世能交好运。朱喜来见皇家书库书多,就溜进书库,疯狂读书。

简千语听罢,说:“不行,你要是读完书,满书库的书字全没了,我命可就不保了。”于是,他找到高人,用樟木做盒子,蚕丝做袋子,将书虫关了起来。上次,简千语指使书虫说,只要将何大壮手里的文书字迹吞食,就让它再到皇家书库去,凑齐万卷书,最后羽化成仙。那天夜里,简千语设法将书虫送至皇宫门口,书虫再偷偷爬进何大壮随身携带的文书??

姚开来听了,觉得十分奇妙。

过了段时间,简千语想看看书虫羽化成仙了没有,可没想到,书虫并未羽化,而是由尾到头,慢慢化作脓水……见书虫只剩下了脑袋,简千语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书虫叹了口气,说:“文曲星说我读书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虽读万卷,可只会死读书,成不了大器。”过了一会儿,书虫对简千语说:“兄弟也要保重呀,你的下场不会比我好。”简千语说:“我可不是死读书之人,而且,姚丞相要让我升任礼部尚书了。”

书虫说:“你虽饱读经书,却不分忠奸好坏,枉为读书人,只怕你的命运比我还惨。”

简千语望了望变成脓水的书虫,不由得心惊胆战。果然,过了不久,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他将姚开来一党尽数诛杀,简千语也没有幸免……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古代宫廷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权谋斗争与忠诚与背叛的故事。故事中,皇帝宠信丞相姚开来,导致朝政混乱,正义之士组成“反姚党”试图揭露其罪行,却屡遭失败。随着边关兵变,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反姚党的陈可贞深入调查,揭露了姚开来贪污挪用军饷的罪行。然而,在关键时刻,陈可贞的亲信何大壮被姚开来派出的杀手阻挠,导致弹劾文书无法送达。简千语利用书虫这一奇特手段,让文书上的字迹消失,从而让姚开来免于被惩处。然而,最终简千语的命运却因自己的贪婪而走向悲惨。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同时,故事也揭示了忠诚、背叛、权谋、命运等主题,引人深思。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禁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感到惋惜,同时也对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产生共鸣。总之,这是一个精彩纷呈、发人深省的故事。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21/14842.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