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头拜寿闹乌龙:傻女婿的“白”字误成“寿”的惊悚历险

怪谈记
故事讲述了一个傻女婿在拜寿时误将“白”说成“寿”,导致老丈人气愤,并因此受伤。之后,方言中将傻子、呆子称为“寿头”,这个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至今。

早先有个傻女婿,这天,他老丈人做寿,傻女婿老婆准备了酒、面、肉等礼物,和他一起去拜寿。临出门前叮嘱他不要讲傻话,傻女婿说记牢了。

到了老丈人家,老丈人见女婿带了礼物就客气了几句:“来了就好了,还带什么东西。”不想傻女婿就怪起老婆来:“我说了不用带,你非要我带这些个白酒、白面、白肉、白鸡,让你爹白吃好了!”听傻女婿一连说了五个“白”字,老丈人脸都气绿了。

回来后,老婆狠狠数落了傻女婿一顿,告诉他在拜寿的时候不能说“白”字,应该说“寿”字,比如“寿酒、寿面”。傻女婿这下记住了。

不久,碰到丈母娘做寿,老婆正巧有事不能去,就让傻女婿去拜寿,还特别交代了注意事项。结果晚上回来,老婆看见傻女婿头上包了一圈纱布,居然受伤了!忙问是怎么回事,傻女婿就说:“今日我去给丈母娘拜寿,牢牢记住你的话,讲话都带寿字,丈母娘很高兴。不料,一只寿鸡挣脱了寿绳跑了出去,我就去追这只寿鸡,结果寿鸡飞上寿屋,我找来一根寿竹去捣寿屋,不想捣落一块寿瓦,打破了我这个寿头!”傻女婿老婆听后哭笑不得。

后来,方言里就把傻子、呆子称做“寿头”,这个说法直到今天还在江浙一带流传着。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傻女婿拜寿的趣事,富有民间特色。通过傻女婿的言行举止,展现了其憨厚、单纯的性格特点。故事中运用了方言“寿头”这一词汇,既具有地方色彩,又富有创意,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同时,故事传递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观念,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整体而言,这个故事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minjianguishi/20221/14718.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