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骗局下的诡异转变:老街坊的惊悚养生之旅

偌泠
谢奶奶因参加保健品公司活动,投入大量金钱购买无效保健品,并加入养生俱乐部。家人劝诫无效,小孙女也因此疏远她。后来保健品公司跑路,谢奶奶损失惨重。但之后,小孙女恢复与谢奶奶亲密关系,家人感叹过度沉迷可能化成心魔,提醒人们需把握适度,避免过度沉迷。

  一早送女儿去幼儿园时,听见两位老街坊聊闲天,她们说起一桩怪事算不上灵异恐怖,可也实在有点邪门,很令人匪夷所思,特记录如下。

  谢奶奶住我们家楼上,今年六十多了,退休在家跟老伴一起看孙女。谢奶奶的孙女打从出生就没离开过她,小孩子都是谁带跟谁亲,所以小孙女跟谢奶奶最是亲近,每天都缠着谢奶奶索要“爱的抱抱”,晚上睡觉时更是只找谢奶奶讲故事拍拍,才肯乖乖入睡。

  去年开春时,谢奶奶参加了一家保健品公司来小区推广促销组织的京郊一日游活动。活动期间,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巧言令色,打着保健防病的幌子,轮翻上阵用那些抹了蜜的花言巧语给谢奶奶洗脑推销,谢奶奶不知不觉间就被他们把准了脉,当即连微信带刷卡的花了两万多快购买那家公司主打的“生态保健品”,还加入了公司的“养生俱乐部”。

  从那以后谢奶奶可就闲不住啦,每天把小孙女往幼儿园一送,紧接着便是乐此不疲地奔走往来,参加养生俱乐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讲座。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原本无可厚非,可最令家人难以接受的是,谢奶奶每次参加活动都要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银子,然后再大箱大箱地往家倒腾保健品。几个月下来,谢奶奶家都能开间药铺了。

  面对家里人善意的劝诫提醒,谢奶奶颇不以为然,还一个劲儿督促鼓动儿女老伴跟着她一起“养生”嗑药,为此家人们是苦不堪言又不知怎么才能点醒谢奶奶,眼见她一掷千金买来一大堆用不着的所谓药品,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谢奶奶的小孙女竟然开始躲着她了。从前恨不得天天粘在奶奶身上24小时合体的小孙女,现在一见着奶奶就低着头走避,奶奶想上前去抱抱她,更是千般抵触万般不愿。特别是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孙女死乞白赖非要换妈妈哄睡,奶奶是一点别想近身了。

  久而久之,谢奶奶心里犯起了嘀咕。这老话儿都说小孩儿眼净,别是自己的阳寿将尽身上有了“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小孙女才不愿接近自己的吧。这么一想,谢奶奶的心里是越发悲凉,想着自己活了六十多岁,不算长寿也够本儿了,可看看聪明伶俐的小孙女,事业有成的儿子、媳妇,还有相依相伴了一辈子的老伴儿,谢奶奶又感到万箭穿心痛彻心肺地不舍。

  就这样纠结忐忑了一段日子,突然有一天,同为养生俱乐部会员的老姐妹找到谢奶奶,说是保健品公司人去楼空,集体跑路了。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那些之前兜售的保健类药物全都是淀粉压的药片,压根儿毛线功效都没有。还有之前所有会员预存在养生俱乐部的十万元会费也被公司卷逃,警察告诉谢奶奶她们,能找回来的希望非常渺茫。

  谢奶奶恼羞成怒悲愤交加,大病了一场,所幸有家人一直陪伴安慰,才没闹出太大的问题。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谢奶奶病好以后,发现小孙女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跟奶奶亲密无间,做什么事情都吵着要奶奶陪,晚上睡觉也非跟奶奶一个被窝不可了。

  至此谢奶奶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想着自己应该不至于命不久矣了。老伴儿跟她开玩笑说:“你这真是破财免灾,白扔十万块消除你自己身上疯疯癫癫买药的邪劲儿。”

  我觉得谢奶奶老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人的任何情绪还有欲望,一旦过度沉迷执着便都可能化成心魔,小孙女保不齐还真是被这心魔吓得不敢近前亦未可知。道法自然,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妨翻来覆去多想想再动手做,还得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免得如谢奶奶般步步沉陷,等心魔养成了再想祛除,就绝非那么容易了。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一位老年人因为过度沉迷保健品而引发的怪异事件。作者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谢奶奶从购买保健品到陷入困境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捧腹大笑。同时,故事也引发人们对老年人消费心理的思考,以及过度追求养生对家庭和谐的影响。谢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健康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沉迷保健品、迷信养生,不仅会耗费大量金钱,还可能影响到家庭关系。作者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提醒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要保持理性,把握好度,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此外,故事中的小孙女在谢奶奶病好后恢复亲密关系,也寓意着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这个故事既具有娱乐性,又富含哲理,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收获成长与思考。总之,这是一篇富有启示性的作品,值得一看。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jiayoulingyi/20218/12371.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