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空难留言:海浪声中的恐怖真相

怪谈记
台湾屏东张先生收到神秘手机留言,疑为华航空难死者灵界留言。留言传遍台湾,死者亲友指声音像遇害父亲的朋友。张先生曾报警及求助电讯公司,但均无果。留言疑为恶作剧,但部分人认为与遇害者有关。

  有的时候,当事实经历摆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会让人不知所措……

  据报道,台湾屏东有人在“华航”空难头七前一日,收到神秘手机留言,历时一分钟的留言中,有男人的呜咽声及海浪声,以为是“华航”空难死者的“灵界留言”。他将留言转录成数码档案,电邮给朋友后,经一个月左右,有关留言传遍台湾,甚至有死者亲友联络他,说声音像是在空难中遇害的父亲的朋友。

  留言一开始,是留言信箱报时,之后是长达10秒钟的男人呜咽,咬字不清,之后是10秒的啜泣,然后是数声的“为什么?为什么?”接着是一串海浪声,最后以模糊的男声作结。

  收到留言的张先生表示,他当初收到这段古怪留言后,曾与电讯公司联络及报警,不过都不得要领。

  他为了求证是否来自朋友间的恶作剧,于是将留言电邮给两位朋友,之后,这个“华航空难罹难者留言”,就在一个月内传遍台湾。

  由于电邮附上他的联络电话,于是每天都会有一二十个电话和张先生研究留言。有人表示听到留言者说“不要,我不要死,不要死在这”、“我怎么会在这”、“我怎么会那么衰”等,也有人表示是死难者的亲属,指留言的声音与空难中遇害的父亲朋友的声音相近。

  台湾中华航空民航机在2002年5月离奇坠毁澎湖海域,二百多人全部死亡。之后,网络上盛传一段"华航CI611罹难者的语音留言“,留言中听见低沉的哭泣声与间歇的海浪声,很多听过的人都说:”很怕!"将这封信传出去的张先生说,当初只传给两个人,没想到传遍台湾。

  为了查出留言者的来源,张先生曾经求助“远传电信公司”,但找不到答案。为求慎重,他也到屏东市警局报案,可惜警察也帮不了甚么忙。

  事情是这样的:

  4月30日,如往常去上班,照例座上座位打开手机,疑!怎么有一封短讯,我在想,可能又是告诉我我中了头奖或什么奖的多少万,要我回电去领奖。因为先前就常收到前后共中了约90万的短信。这当然是骗人的,都没去理会,但这封短讯在还没收听前,先闪过一个念头:以往那诈骗短讯都大概上午10点左右收到,这封时间怎么不一样,不管那么多,还是看了一下,看这次我又中了多少万。

  唉!奇怪,因为我是远传用户,讯息叫我直拨222,有一通语音留言,这就更奇怪了,我有手机以来,从没收到过语音留言,朋友中更不会有人会去留言,因为找我很方便,手机不通就一定在家里,打家里电话就可以找到我,除非他没什紧急事。

  更何况我朋友不多,知道我手机号码的不超过10人,人品应该都不会这样无聊会留语音信箱恶作剧。但是,当我收听语音留言时,传来所附的档案的声音第一直觉,谁在恶作剧呀。

  可是,越听越毛骨悚然,尤其背景传来是海浪的声音。但是,他说什么却一直听不清楚,不知道谁可以听清楚他说什么。我于是拿给同事听,他们第一直觉,都感觉是在海上漂浮的声音。他们说,可能是恶作剧,也可能是华航受难者,临时情急,拨错了我的手机号码,我宁愿他是恶作剧,但也怕是华航受难者。因为那天早上已经是华航失事第六天了,当晚就是“头七”。

  我向远传公司查询几次,都无法得知对方来电的号码,如果可以查出,去比对受难者手机号码,就知道真相了。只知道是凌晨五点21分打来,远传公司说,要查通联记录必须由警方提出证明。我只好报警,警察其实也很无奈,他说人民有通讯隐私权的自由,要查通联纪录必须要有所依据,我一不是受害者二不是受害者家属,想要调出通联记录,比较困难,警方做完笔录就离开了,我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这是华航空难罹难者的语音留言,有些恐怖,不敢听的别勉强喔。

  一开始是留言信箱的报时:"送出,星期四,5点21分",之后是长达10秒的哭泣声,声音听起来应该是个男人,但咬字不清,只能听到一连串的“呜呜呜”,之后再是长约10秒钟的哭泣。最後十秒又继续一段很模糊的男性声音,听到“不要、我不要死、不要死在这!”。一分钟到了,语音自动切断。录音的时间,则是今年5月30日,即华航罹难者“头七”的前一天。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引人深思,它以神秘的事件为主线,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恐惧时的复杂心理。台湾屏东的张先生意外收到一条神秘留言,留言中包含男人的呜咽声和海浪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人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恐惧,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悲剧事件的关注和同情。故事中,张先生和众多听众在留言中听到了各种声音,有人认为这是“华航”空难死者的“灵界留言”,也有人认为这是恶作剧。然而,无论真相如何,这个故事都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此外,这个故事也反映了现代科技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强大作用,一个神秘留言在短短一个月内传遍了台湾。这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权和通讯安全的担忧。总体来说,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也反映了社会现象。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未知和恐惧,同时也要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guiyingshilu/20229/3104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