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古宅门吱响,头七暗影哭诉冤

怪谈记
在古宅里,老奶奶被女儿嫌弃,生前只留下一笔丧葬费。她去世后,女儿因她的遗言被亡魂索命。这警示人们应尊老爱幼,孝顺父母。

在民间,在盖砖头房之前,人们都是居住在木头做的老宅子里,大厅几个大柱子撑起支架,柱子上还有长的像人脸的纹路,小时候常常将它认为是面目狰狞的魔鬼,古宅的门,老旧而且不结实,进门出门都会发出"吱吱吱……"的声音。屋顶上的瓦片,台阶上的青苔,柱子与屋顶相接的蜘蛛网,或许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滋味,或许阴森恐怖,异常神秘!

在这个阴森的古宅里,处处充满恐怖,我想自然是有它的道理。

小时候,古宅里的一位老奶奶去世了,生前她老是被子女们嫌弃。老奶奶年纪大了,一直都是卧床难起,需要她的女儿将饭菜送到老人住的黑暗的屋子里,老奶奶节俭,平时都不舍得用电灯怕费电,每次送饭都经过我们家的过道,总是可以看到她女儿用手指指着她破口大骂——"你这老不死的,一天到晚的还要我给你送饭送菜的!"显然她们母女关系非常不好。

那一年,是一个冬天,她女儿一如既往的破口大骂的给老奶奶送饭,这一天老人很平静,吃完饭就把她女儿拉到跟前说话,她女儿一脸的不情愿,老人说,以前年轻的时候参加工作留了点钱,想要给她,只见老人慢慢的在以前破旧的柜子里拿出了1200元的现金,那时候1200元在农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老人喘着气说"我死了以后啊,把这些钱给我办葬礼吧,你们也不容易,一年到头都没赚什么钱"女儿接过钱,数了数看了看露出一副不耐烦的嘴脸说道"老不死的,总算还是有点良心,不枉我每天为你端茶倒水!"老人含着泪,透过模糊的视线看着女儿拿着钱离开了她居住的屋子。

不久老人就去世了,女儿拿出部分钱为老人置办了丧事,置办丧事这天,所有亲戚朋友都到了,听了老人为自己丧事而存了一次钱,觉得老人一生很可怜,都觉得老奶奶很觉得同情,只有她的女儿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转眼六天过去了,到了头七这天,根据农村的传说,头七这天,逝者的亡魂会来到曾经居住的地方。就在这天晚上,半夜一两点的时候,人们都听到了你熟悉的开门的声音,那正是老人在世时,开老人住的黑屋子的门开开的声音,住在老人黑屋子周围的人都挺到了!开门声冗长而有力,令人不寒而栗。

人们都知道,老人一生节俭勤劳,老年被女儿这般对待。都觉得她心里有怨气,所以一般人不轻易敢去老人的房间,更何况是半夜一两点,开门声开门、关门,一共两声。住在黑屋子旁边的老张第二天满怀恐惧的和人们说,他哪天晚上清晰的听见了老奶奶拄拐杖喘着气走路的声音,此后老张再也不敢在那地方住了,更奇怪的是,第二天,一个蓬头垢面,面容憔悴恐惧,嘴里嘟囔着"不要带我走,求求你,求求!"那正是老奶奶的女儿。

人们都说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觉得百善孝为先,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把父母亲放在心里的首要位置,人生在世最可贵的就是父母无私的情感。那开门声警醒着人们对孝的认知。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宅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位被子女嫌弃的老奶奶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孝道的重要性。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将恐怖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故事更加引人注目。在故事中,老奶奶虽然被子女嫌弃,但她依然关心着女儿,甚至将自己的积蓄留给女儿办葬礼。然而,女儿却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甚至在她去世后,依然对她充满怨恨。这种冷漠的亲情令人痛心,同时也警示着人们要懂得感恩,珍惜父母的爱。故事结尾,老奶奶的亡魂在头七这天回到家中,开门声和拄拐杖走路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这一切都在警示着人们,善恶有报,孝道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道德观念,引发了人们对孝道的思考。总之,这个故事以古宅为载体,通过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弘扬孝道。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3/42709.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