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诡影:千年古藤妖,村人命悬一线

蓝祤
草庙村村民因砍柴接触刘宸东坟地,染上怪病。三年后,张半仙道人到来,揭示青山古藤妖孽为祸,村民砍烧青山后,病仍未好,道人神秘消失,青山再无树木生长。

午后,风轻,云淡。

没有一只活物出现在这幽静的村头,村西的何老咬着烟头,时不时望向青山。

青山的名字就叫青山,是草庙村唯一的小山,一年四季青山的树叶从未枯黄,也从未凋谢。

多数草庙村的人便以砍柴为生。

就在三年前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和尚化缘,当时天气炎热,和尚半天也没有讨到一碗水,正巧刘家大公子遛狗路过,刘宸东原本就是顽固子弟,又怎能有怜悯之心。他与和尚讨教舍身救世之道,结果和尚甘心被烈狗咬食。众人碍于刘家的势力,均纷纷躲避。和尚死后,没过多久,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刘宸东生了一场大病,脖子上长了一个大的肉瘤,看过很多大夫,都不见好转,没过多久刘宸东死了。刘家将他葬在青山。一个村农去青山砍柴,经过刘宸东的坟后,也得了一种怪病,身上长满多数的红斑,奇痒无比。当他回到村子,村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染上了这种怪病。

村子里的人接二连三地死了,却还找不到治病的药方。

直到三年后,村西来了一位身材偏瘦的道人。道人的到来,打破了村子一时的宁静。见那道人手拿一杆长幡,幡上写着四个大字:拯救苍生。 道人边走边随口吟到:

苍茫尘世千年过,星辰日月俯天下o又是一年多事秋,济世扶伤还由我。

正巧,何老看到此道人便迎了上去,说道:“这位道长,可有方法救我村民。”

道人看了看倒在路旁的民众,手一沉。说道:“不急,你且慢慢道来。”

何老叹了口气,说到:“整整三年,村民染上怪病,死的死,走的走,活着不多了。至今未找到药方啊。”忽而一阵清风拂过那久经风霜的脸庞,见证岁月留下的足迹。

道人挺挺身,这时显得他高大无比,整个鹤骨仙风之相。道人微微一笑,说道:“贫道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整整一千年间,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于我,贫道来此村,便是村之大兴啊。”

这时,围观的群众逐渐增多,其中一位叫方永昌的人问道:“你就是名震京城的张半仙。”

那道人道:“不才,正是在下。”

方永昌少时去京城经商,便对外事多有了解。高兴说道:“大家有救了,张半仙犹如神人,必有解救之法啊。”众人一听便对张半仙跪拜。

张半仙说道:“大家不必多礼,济世扶伤乃是贫道份内的事。’张半仙顿了下,接着说到‘贫道观天象,此座青山妖气冲天,山中便有千年古藤,幻化为妖,若要对付此等千年老怪,便要耗费大量真元。”半仙显出无奈的样子。

何老求道:“大仙,你可要救救大家啊,无论什么要求,我们能做到,尽量满足你。”

张半仙顿时眉开眼笑。

虽然已过午后,村民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了半仙。另外,村民拿出一些碎银作为半仙的工钱,虽然不多,但也是村民能拿出的所有银子。

酒后,半仙摆上祭坛,开始做法。时而狂风大作,时而乌云密布。大约过了两个时辰。便有一团火苗被收进半仙的八宝乾坤袋。半仙便停手道:“大家不必忧愁,妖孽已被收服,但此妖咒法依然绑在青山的树上。大家可去伐树或是焚林。伐多者,病害便去得快。”

又道;“今天已晚,明日再去也可。”

村民刚看半仙道法,那是一个精彩,不得不信人世间还有神仙一说。也信了半仙所言。

翌日,天微亮。村民便结队去砍树。期间。有人想既然是树妖的祸,何不把树烧完,以绝后患。大家都觉得有理。变一场大火把青山的烧得一干二净。大家病却没有好转。

大家回村见道人时。道人却已不知去向。

青山的树烧完了。却再也没长出树木。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神秘的青山水怪事件为主线,通过村子里村民的生活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乡村世界。故事中,刘家大公子刘宸东因对和尚的无礼而导致村子里人接连染上怪病,直至道人张半仙的出现才逐渐解开谜团。整个故事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民间传说与神话元素,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描绘人物形象上,通过对刘宸东、何老等人的刻画,展现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而张半仙的出场,更是将故事推向高潮,让人对神秘世界充满好奇。然而,故事中关于砍柴与烧林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此外,道人张半仙在故事中的神秘消失,也让故事留下了一定的遗憾。总体而言,这个故事以其神秘、悬疑的元素和引人深思的情节,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53/1760.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