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红十字协会大院的一角,立着一个信箱。淡粉色的箱体上印着一行红字:天堂邮箱。
这是红十字协会为了凭吊捐献遗体者而设立的,经常有捐献者的亲友往里面投信,寄托哀思。顾桐是大院的保安,这个邮箱自然也归他管理。于是,顾桐多了一个嗜好——拆信。
逝者亲友写给离世者的信千奇百怪,其中不乏个人隐私。看过之后,顾桐就把这些信件付之一炬。反正是写给死人的信,根本不会有人追查。
这天晚上,顾桐正在值班室里打盹儿,突然听见院子里有动静。为了保险起见,顾桐决定去院里巡视一圈。
顾桐路过“天堂邮箱”,瞥见邮箱旁围着一群穿灰衣服的人。大门早就锁了,他们怎么进来的?顾桐大声呵斥着走了过去,那群人不为所动,依旧围着邮箱一语不发。
走到近前用手电一照,顾桐觉得不对劲儿了。这些人穿的根本不是什么灰衣服,更确切地说,他们一丝不挂,连皮都没有!那灰色的分明是裸露的干瘪肌肉,散着浓浓的福尔马林气味。离顾桐最近的一个“标本”转过身,一双浑浊的眼睛半睁着,残缺不全的舌头僵硬地蠕动着:“我们的……信呢……”
捐了遗体的死人来要信了?这个念头让顾桐手脚冰凉,下意识地说:“没……没了……都没了,全烧了!”
那群“标本”一阵骚动,顾桐紧张地盯着他们,生怕群鬼索命。不过,“标本”们似乎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只是遗憾地唏嘘了一番,摇摇晃晃地准备离去。
“幸亏看完就烧了……”顾桐松了一口气,小声嘀咕着。一抬头,却看见一张僵硬的脸近在咫尺。
“小伙子,你跟我们走吧。你看过我们的信,那就讲给我们听吧!”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巧妙地融合了悬疑与超自然元素,通过一个充满哀思的“天堂邮箱”引出一系列惊悚的情节。顾桐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由于职业的便利,意外窥探到了捐献者亲友的隐私,并由此卷入了一场超现实的事件。故事在细节描写上生动而细腻,如“标本”的形象刻画和福尔马林气味的渲染,增强了故事的恐怖氛围。同时,故事也探讨了生死、亲情等深刻主题,引人深思。然而,故事的结尾略显突兀,留下了一些未解之谜,让人回味无穷。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恐怖小说,给读者带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