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玩笔仙吧?”她说。
“你还真信?我偏想看看有多邪。”她态度很坚决。
“我当然信,你要不信干嘛还玩?”朋友说道。
“无聊呗,反正试试该不会出大事吧,有什么不对劲就马上停。”
“好吧。”朋友答应了。
两人关了灯,点燃几支蜡烛,各出一只手夹着笔,抵在纸上,说道:“笔仙笔仙请出来。”
顿时阴风四起,玻璃窗吱呀一声打开了。
两个人停了一下,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蜡烛灭了。
两人吓得把笔甩到了墙角。
那天以后,她走到哪里都好像有人跟踪。不是差点被花盆砸破头就是差点被车撞飞。问朋友,朋友也说夜里噩梦不断,终日不得安眠。
最后她忍不住了,听说笔仙一出来,不管请的人有没有许愿,笔仙都相当于满足了他的愿望,作为代价,人也必须满足笔仙的愿望它才会走。于是她决定把笔仙请走。
“笔仙,你的愿望是什么?”
报仇。纸上写着两个字。
“请问……你是怎么死的?是谁……杀死了你?”她颤抖地问道。
笔没有动,她只听到前面有个熟悉的声音在说:“难道你忘了在娘胎里怎么把我吃掉的吗?”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笔仙”为线索,通过神秘的氛围和紧张的情节,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满足好奇心,与朋友一起玩笔仙,却不知此举给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带来了无尽的恐怖。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恐怖元素,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和兴奋。故事结尾处,笔仙的愿望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令人深思。总体来说,这个故事情节紧凑,恐怖氛围浓厚,引人入胜,令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紧张和刺激。然而,故事中的笔仙形象过于神秘,让人难以理解其存在的意义,这使得故事在神秘之余,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