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爷子的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大概十岁吧。有一天下了私塾贪玩,跑到山上去了,直到晚上才想起回家。
下山走到半路,他开始转圈。怎么走都回到原地。他认为是鬼打墙,怕得了不得。他老人家痛哭得累了,红着眼睛打算中场休息一会。就在这个间隔,他发现远处有双碧油油的眼睛盯着他。
人到了极度恐惧的阶段,反而会冷静下来。就是这双眼睛,让他想起来最近老师教的禹步。老爷子强撑着站起来,不敢看后面,三步九迹。居然回到了村子。到了村子,他才敢回头看一眼:一只狐狸,落寞的向山上走去。
老爷子至今认为,这不是鬼打墙,是狐狸搞鬼。所以禹步正起作用。我以为鬼打墙的机制,不过是由于人双腿的长短有差异,禹步的走法,恰可以摆脱这种影响。
知识链接:禹步:传说大禹在南海看见大鸟禁咒,学会了这种步伐。也有人说,是因为大禹治水,腿部受了风寒,所以走路姿势比较奇特。人们为了纪念他,流传下来的。
据老爷子说,禹步在多种道教法术中都会用到。可以说道士不会走禹步,就像音乐家不认识乐谱一样。禹步本身作用就很大,但是一般还要配合上各种其他的,例如手势,符咒之类,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遇到恐惧时如何运用知识化解困境。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主人公在遭遇鬼打墙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所学知识,成功脱险,展现了知识的力量。同时,故事中对于禹步的描述,揭示了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达了勇敢面对困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故事,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