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唤醒痴儿梦,不孝夫妻泪洗面

怪谈记
大明自幼痴呆,父母遍寻医方无果。一位游僧声称能治,要求治好后以孝心相赠。经僧人点拨,父母悔过孝顺,大明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大明康复,父母成为孝顺的夫妻。

大明打从娘胎里生出来就痴痴呆呆,这下可愁坏了大明的父母,两人是中年得子,颇为不易。要想再生一个,可比登上青天更难!

大明的父母寻医问药,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财,大医院也去过无数,走江湖的郎中也没放过,可得到的回答令他们心寒:此子天生无心,注定痴呆一辈子!

大明的父母奔波了十年,渐渐地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彻底放弃了治疗大明的想法。他们现在所想的就是趁着自己还能动,多赚取点钱财为自己养老。

天无绝人之路。一个游方的僧人找到了大明家中,号称可治疗大明的无心症。

僧人肥头大耳,一副慈眉善目,分明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转世。可大明父母心想天上不会掉下无缘无故的馅饼,对于无故登门的僧人心存质疑。

僧人笑道:贫僧也不是免费救治,待治好之后需向二位要一点东西。

大明父母一听僧人治好之后才要酬劳,赶忙答应,生怕僧人反悔,大明妈妈还放言如果治不好,连茶水都没得喝!

僧人也不以为杵,忙唤来大明。本来大明是一个傻子,对谁的话也没有反应。大明父母正等着看这和尚出丑。

谁也没有想到大明仿佛通了灵性一般从里屋走了出来,站到了僧人面前。虽然还未开口说话,但看大明的眼睛发生了奇异的变化,有神了。

大明父母心中那叫一个激动,对着僧人千恩万谢,就差没有跪下了。

僧人摆了摆手,示意大明父母治疗才真正开始而已。

僧人嘴里念念有词,拉开衣袍露出胸膛,用手刀在自己心脏的位置比划了一下,接着扒开大明的上衣,也在大明的胸膛比划,兀自摇头叹息:可惜啊!

大明父母忙问到底怎么了?

僧人开口:大明这孩子自小缺心,本欲用贫僧之心给大明补上,却发现并不合用。现在贫僧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大明爸爸拍着自己的胸膛,急道:大师,你看看我的心可好?大明妈妈眼泪急流,拦住大明爸爸,说道:你是一家之主,要换心还是换我的心吧?

僧人绕着大明父母一圈,仔细观察,暗自揣度许久,才徐徐说道:二位可知贫僧为何出家?

大明父母纳闷:大师,这与大明的病有什么关系呢?分明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

僧人慢慢解释道:贫僧本是一个不孝之子,父母生前并无好好孝敬他们,待他们仙逝之后,方才后悔。贫僧是缺少一颗孝心呢。贫僧四处漂泊就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孝心,本想把贫僧心中这颗不孝之心剜来放在大明胸中,然后问二位要一颗孝顺之心。可贫僧细心观察,你们一家三口都缺少的是不孝之心,这让贫僧如何是好?

听到那位僧人的话语,大明父母脸色全部涨得紫红,眼泪汪汪留下,羞愧得直想钻进地缝。

原来这大明父母也是一对不孝顺的夫妻,二人对尚在人世的父母全无好脸色,甚至拳打脚踢,撵到了村外牛棚之中。

二人忙跪伏在僧人面前,嘴里求饶,称一定会把父母接回家中,但请僧人一定要救救大明。毕竟大明是无辜的。

僧人看着大明父母诚心悔悟的份上,就说道:从今往后,你们二人善待父母,大明的心自然会一点点长出来。且不可再行不孝之举。切记切记!

大明父母忙叩谢不已,等他们二人抬头一看,游方僧人早不知去向。

大明父母忙不迭地把父母从村外的牛棚中接到家中,一日三餐好生伺候,生怕爹娘受一点委屈!

而大明也一天天好了起来,起初会开口叫爸爸妈妈,再后来与普通小孩全无差别。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大明这个痴呆儿的病情为线索,揭示了一个家庭的不孝问题,同时也展示了孝心的力量。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反转的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大明父母的转变过程,让人感受到了孝心的重要性和家庭责任的重大。故事中的僧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慈悲,引导大明父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帮助他们挽救了家庭。整篇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既让人思考孝道的重要性,又让人感叹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总之,这是一个充满情感、富有哲理的故事,值得一读。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duanpianguiyu/20223/20801.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