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大学寝室在彻夜聊天,其中一个室友突然发问,你们杀过人吗?我心里顿时一咯噔,再也没有了聊天的冲动。
一
是的,如你们所想,我杀过人,不止一个。
我的童年说来极其悲惨,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父亲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只想要我的弟弟,我便一直跟随外婆一起生活。
外婆家在西南地区,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那里交通不发达,思想落后。
来了很多支教老师,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又离去。
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再踏入那个地方。
这件事其实还得从我小学四年级时说起。
外婆家那里叫做坡崖村,地如其名,要想到达那里,得翻过几座大山,滑铁索渡河。
坡崖村学堂里,常年只有一个老教书先生,先生年龄约有六七十。
据外婆说,这个人在很早以前就在坡崖村了。
先生教学是不收学费的,一般只收粮食米面衣物之类的作为报酬。
但一年其实也收不到几个学生,全靠村里人接济。
后来经济发展好了,政府了解到了坡崖村的情况,开始给他发工资,这一切才开始好转。
但坡崖村依旧没有其他老师愿意来,除了偶尔前来支教的一两个学生。
但后来,有支教老师意外在这里身亡后,就彻底没人来了。
兜兜转转,仍然只有先生在原地,我们都叫他莫爷爷或者莫老。
我的外婆,其实更像是我的母亲,而莫老,给了我许多父亲没有给的关怀。
我小学四年级时,坡崖村先后来了两个支教的师大学生,一个叫林莫蔼,另一个则叫程志远。
对于从未见过大山外面的孩子来说,两个老师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
不过我们都喜欢围着林老师转,因为偶尔他会给我们几颗好吃的糖果,不过那只给最听话的孩子。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阴暗面。通过主人公陆定秀的视角,我们见证了童年的无助与恐惧,以及成长过程中面对社会不公的勇敢和坚持。故事以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展开,引出主人公悲惨的童年和与外婆相依为命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支教老师的关怀,也看到了人性的丑恶。林莫蔼和程志远两位支教老师的罪行,揭示了封闭环境下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作者巧妙地运用悬念和伏笔,一步步引导读者深入故事,揭示了真相。同时,故事中的莫老和齐警官等角色,也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正义。整体而言,这个故事以其真实、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阴暗,令人深思。同时,它也传递了勇敢面对困境、坚持正义的正能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