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记首页
切换背景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升入初中

2023年11月24日 作者:途中的旅人
    冬去,春又来。过了年以后,六年级的寒假也就结束了,再开学的时候,我转了学,转到哪儿了呢?
    西村,这时候的西村,教六年级卒业班的班主任是我舅舅,也就是我母亲的哥哥。我舅舅属于是高中学历,虽然高中没卒业,又会写毛笔字,要不是文化大革命把他给延迟了,可能成就不止是个扎纸人的。当时,舅舅在他们村算是高学历的文化人了,他们村的村长专门请他到他们黉舍教卒业班的。
    我舅舅也没啥教学经验,不过就是再不济,也比我们黉舍那个初中都没卒业的黄毛丫头强,他们黉舍的数学先生呢,是什么师范黉舍卒业的正规教师,很严峻的一个年轻的……如今叫我来说,当时她是个还没结婚的年轻小女孩儿,也就二十岁出头,不过在那时候的我眼里,她已经是个成熟的老女人了,又严峻又刻薄。
    我舅舅和这个年轻的女数学先生呢,给我小门生涯的最后半年,留下了分外恐怖梦魇,简直就是人间炼狱。他们的教学模式,那就是魔鬼式的、炼狱式的,开学半个月,一口气把教科书通通教完了,紧接着,那炼狱就来了,天天除了做题就是背诵,除了背诵就是做题,我的亲娘呀,一天十节课,上午五节,下战书五节,哪里还有啥自习课?哪里还能偷偷在课堂上唱“一剪梅”?
    他们那里的门生好像早就适应了,我不适应,就彷佛一会儿从天国跌进了地狱,丁点儿都赶不上他们的学习节奏跟进度,可以说他们全班最笨的大笨蛋都比我强。
    当时的每一天都是忍着饿做题,憋着尿上课,午时的时候,数学先生端着饭碗看着我们做题,当然了,等数学先生端着饭碗看我们做题的时候,班里也就剩下没几小我了,剩下的全是大笨蛋,包括我在内,我觉得我不是大笨蛋,只是跟不上节奏。
    下战书,一向到晚上七八点,我舅舅又端着饭碗看着我们背课文,偶然候是写那什么读后感,我就感觉我舅舅有点儿糊涂,课文只要背得不流利,稍一停留,一摆手,回去接着背,背熟了再来,想撒尿,憋着,没有拮据感,你们就不知道好好儿学,就跟曩昔的私塾似的,就差拿戒尺抽了。
    同样的一篇读后感,别人写好了通过了,回家了,其他同窗拿着他的原封不动抄上一份,那同窗也给通过,也回家了,等我再抄一次,没通过,回去再写,咋就这么大差距呢,我就感觉我舅舅的文革时候给人打傻了,糊涂了。
    六年级那后半年,我真不知道本身是咋熬过来的,反正我就记得我那时候学会憋尿了。当时把我折腾的,连想胡慧慧跟唱《一剪梅》的空都没了。
    好不容易,六年级终于熬完了,跟着就是暑假,说真的,我不记得那年暑假我都干了些啥,或许那炼狱式的黉舍真给我留下啥阴影,都快导致我失忆了。
    当时,只记得暑假快过完的时候,父亲带我到几个初中黉舍报名考试了,不过成绩都不怎么理想,重要是我写的那字又大又丑,没一个黉舍肯收我。怙恃呢,又不想我到西村那个最差劲儿的对口儿中学上。临时间,我去哪儿上初中成了我们家一大难题。
    眼看着快开学的时候,王思河来找父亲,他说他给强顺找到一家厂矿的子弟黉舍上初中,那里教学质量虽然也不怎么样,不过比西村那个中学强的多,问我父亲愿不乐意让我到那个黉舍上学,父亲一听,就颔首许诺了。
    当时,连我在内统共去了四个,我,强顺,小庆(张永庆),新建(李文金),我们全是同村的同班同窗,都是从小玩到大的。
    我记得当时彷佛已经是九年任务教育了,不过,不上对口黉舍到别的黉舍去,就得缴借读费,我们每人每个学期还要缴二百块钱的借读费,一年也就是四百块钱。
    在这个厂矿子弟黉舍里面,除了我们几个,全都是市民子弟,这些孩子们打一出生下来就有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比我们土里刨食儿的可要高上一等,我们到了那里被他们看不起是很正常的,分外是我们几个还都穿着补丁衣服、母亲做的千层底黑布鞋,上个体育课,连个像样儿的球鞋都没有,先生就告诉我们,没球鞋不能上体育课。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被人看不起是个啥滋味儿,被人小看补丁衣裳是个啥滋味儿,回家以后呀,我就缠着我妈,跟我妈说,以后我再也不穿补丁衣裳了,再也不穿补丁衣裳了……
    在那个子弟黉舍里面,我们四个就像四个野孩子,总是玩一些让那些孩子们接受不了的游戏,他们用手打篮球,我们是用脚踢的,他们用脚踢足球,我们是扑上去抢的,在我们黉舍的时候,条件简陋,黉舍就一个足球,谁抢着谁玩儿,到了人家那里,这恶习照旧改不了。天天呢,手上脸上都是脏兮兮的,人家全都是干干净净的,我敢一定,他们一定没玩儿过尿泥跟屎壳郎。俺们从粪堆底下把屎壳郎用水浇出以后还烧来吃呢。
    不过,他们那黉舍里的女生长得确实比我们农村黉舍的漂亮,脸长的白,衣服穿的好,还有曩昔那种市民们独有的优胜气质。
    只是,那些女生长的再好再惊艳,对我来说,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我那内心边儿呀,就痴恋着胡慧慧一个,我当时那同桌也是个女的,也不知道哪一点儿跟胡慧慧长的有几分神似,所以我总拿她割肉医疮。
    我对那些女生没感觉,不代表强顺他们三个没感觉,小庆就很没我们农村人节操的喜好上了我们班的班花。你也不想想,咱是啥档次,小时候玩尿泥玩屎壳郎的,人家小时候玩儿的啥、吃的啥?见过饼干长啥样儿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虽然小庆那模样长的还不错,不像个癞蛤蟆,不过我当时就是这么认为的。别说我这是自卑,我这是头脑清醒,认清了实际。
    他们这里的女生,显明比我们农村的开放许多,而且个个儿早熟,小庆喜好那班花的事儿,没能逃过班里女生的眼睛,也不知道啥时候,全班的女生都知道了。于是,女生们就跟逗傻子似的,总是逗他,这小子还不识逗,一逗脸就红,总是引得一群女生很放荡的哈哈大笑。
    可能在小庆看来那是一种幸福,不过在我看来,那一种*裸的戏弄与羞耻。
    下面我要讲的这段经历,就跟小庆喜好上的这班花有关系,这个班花的名字,我到如今都还记得李芳,这是个真名,这个女生我不怕用她的真名,由于她如今在世没在世都还不肯定。当时,刚好流行一首歌刘春波唱的《小芳》,怎么唱来着,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悦目又善良。这李芳奶名也叫小芳,小庆对她的陶醉,可能也有这层关系,可惜这李芳不是大辫子,详细啥模样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她是披肩发、皮肤很白、长的跟电影明星似的,分外有气质,对了,想起来了,跟那电视剧明星刘亦菲有几分相似。
    这个李芳不但有吸引男生的魅力,也很吸引女生,女生们都是以她为中间的,她穿啥衣服,那些女生就叫家里人也给她们买啥衣服,她梳啥发型,其他女生也跟着她梳啥发型,引领着全班女生的时尚潮流。
    班里那些女生们,不光调戏小庆,乏味的时候也过来调戏我。有一次,几个女生过来对我说,李芳夸你了,说你的英笔墨母写的很悦目,我心说,去你们亲娘的吧,谁不知道我的字写的又大又丑。
    在我眼里,谁漂亮都没有胡慧慧漂亮!
    后来,彷佛是初一的下半学期吧,黉舍上起了夜校,天天晚上九点多才下学,我们那时候都是骑的大二八自行车,天天起早贪黑,骑几十里地去上学。黉舍这一上夜校,我们就左支右绌了,离家远,路上车又多,晚上回家分外不安全。我们几小我的怙恃呢,就在黉舍旁边租了个小房子给我们四个住。
    那小房子里面除了有水有电之外,没一样儿好的,狭窄昏暗,而且破旧不堪,不光我们,附近许多人家都跟我们住的房子千篇一律,住在里面的这些人还全是市民,都是他们那个厂矿里的工人。
    一住进那破旧低矮的小房子里,设身处地以后,我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市民”,也不过是外表光鲜,他们的生活其实也不怎么样。整个儿这一带,放眼看曩昔就跟个贫民窟似的,低矮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而且照旧脸对脸、门对门,两排一组两排一组,昨天做梦我还梦见那里了呢,有些房子上面还搭着石棉瓦,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两排房子中心,只有一条不到两米宽的过道,过道里煤球、垃圾、自行车,堆的是杂乱无章,住在里面都叫人透不过气。晚上睡觉的时候,隔壁咳嗽一声都听的清清楚楚,偶然候午夜醒来,还能听见男女的粗重喘息声,大午夜的不睡觉还这么扰民。
    想想,这些“市民”也够可悲的,我真嫌疑他们是咋生出那么漂亮水灵的女儿的。
    上了一段夜校以后,黉舍又不让上了,可能觉着没啥结果吧,虚耗资源劳民伤财。不过我们住的那小房子房租已经交过了,又不给退,只能接着住。
    当时是炎天,我们那小房子里连个电扇都没有,跟蒸笼似的。就由于热,都睡不着,小庆就拉着我们可着这一带瞎转悠,那班花李芳的家也住在这一片儿,小庆就盼望瞎转悠的时候能遇上她,在我看来,这孩子真是病入膏肓了。
    在我们所住的两排房最表面的一间,就算是胡同口儿吧,住着一个小老头儿,这老头儿当时已经退休了,五十多岁,没儿没女,老光棍一个。
    老头儿个头儿很低,下巴上还留着一把花白的山羊胡,绝对的山羊胡,十多公分长,那时候留山羊胡的人已经很少见了,这老头儿算是一个另类,而且这人跟他的胡子一样猥琐。偶然候,我就跟小庆开打趣说,这老头儿长的咋这么像你大也呢,你大也不就是个“恨天高”嘛。
    小庆总是很不喜悦地说,你大也。
    这一天傍晚,我们都还没吃饭,小庆又拉着我们出来转悠了,转悠一圈儿,几小我到表面大路上的小吃摊买了几个水煎包,一边吃,一边接着在这片贫民区里瞎转悠,就在这时候,小庆忽然用他那捏过水煎包的油指头捅了我一下,欢呼雀跃似的说道:“快看快看,李芳!”
    瞎猫撞死耗子,真给他撞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