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疯真杀: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8)

佚名
故事讲述了一起复杂的煤气爆炸案,涉及唐强这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唐强在自首后,声称邻居何军是幕后黑手,但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唐强的动机、行为和所谓的病症都受到了质疑。最终,唐强在看守所中去世,而何军被判死刑。故事的叙述者,作为唐强的远房亲戚和实习记者,在整个案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试图揭开真相。

  8

  不会用智能手机?

  那手机里的录音是怎么回事儿?

  还有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件事,唐乐应该知道啊?

  可录音中,唐乐说给他发语音又是怎么回事儿?

  这完全不可能啊!

  “妈,你确定唐表舅不会用智能手机?”

  我妈估计也让我当时的样子吓住了,瞪着眼睛点了点头。

  “这有什么不确定的?乐乐买的那个手机,只是拆了封就再也没用过。后来乐乐不在了,他还给我看过呢,他是一下都不会用啊啊!”

  嗡的一下,我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我妈的话不会有假,那就证明,那份录音是伪造的!

  是谁伪造的呢?

  唐强?

  不可能,他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怎么会伪造录音内容呢?

  就在这时,我看我妈打开了烧焦的柜子。

  那是什么?

  我看到了一个十分违和的东西。

  那是快递用的胶带,贴在衣柜的内侧,上面写着某某快递。

  下面放着两本烧焦的书。

  是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

  而我的目光全部让那快递上的胶带吸引了过去。

  不会用智能手机,也就不可能会网购了,那这快递用的胶带是哪儿来的?

  我想找附近的快递站问问,希望从他们那里能得到答案。

  可附近的快递站早就搬走了,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去哪儿找。

  就在我发愁的时候,遇到了社区负责善后的工作人员。

  我也没有隐瞒,对她说明来意的同时,询问之前负责这里的快递站搬到什么地方去了。

  “改行了,人都搬走了,快递站给谁服务啊?”

  我能明显感觉到对方在打量我。

  身为杀人犯的亲属,免不了会听到一些风凉话。

  没想到社区大姐只是叹息一声。

  “老唐多好的人啊,可惜了!”

  听到这话,我免不了松了口气。

  “老唐平时没少受你们照顾,人虽然不在了,可我还是想谢谢你们!”

  我妈拉着社区大姐就是一通感谢。

  这让我和社区大姐都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是在社区工作,没两句话两人就聊起来了。

  话题自然也就落在了唐强身上。

  “要我说这都是命,老唐都是让那老年痴呆给害了,要不是得了病,他也不至于。”

  “谁说不是呢!说起来平时老唐也算是心灵手巧,怎么就会得这种病呢?”

  “哎,过年前我还看他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犯病了?话说他是什么时候确诊的?这个病真有这么严重吗?”

  面对社区大姐疑问,我妈有些诧异的看向了我。

  “不是社区体检检查出来的吗?”

  我有些激动。

  “社区体检?我在社区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听说过社区有体检。”

  我再也顾不上那么多,狂奔向了二单元 302 号房。

  我心中有一个猜测,而一切的答案就可能在那本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书中。

  从烧焦的衣柜中找到那本书。

  因为大火的原因,那本书只剩下书脊部分,上面只有几个字可以辨认。

  但能明显的看到,书中有做笔记的痕迹。

  为了搞清楚唐强在什么地方做了笔记,我又特意去了好几家书店,终于找到了这本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书籍。

  通过一一对照,我终于知道了唐强在哪些地方做了笔记。


顶一下 ()
故事评价:这个故事引人深思,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时间线索和人物心理,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杀人案件,层层揭开,最终揭示出背后复杂的真相。故事以“我”作为记者的视角展开,通过采访、调查、庭审等环节,逐步揭示了唐强为何杀人,以及何军为何买凶杀人等一系列谜团。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悬疑元素,使故事更具吸引力。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唐强、何军等人物性格各异,令人印象深刻。唐强在老年痴呆的幌子下,精心策划了杀人计划,让人不寒而栗;何军则是一个贪婪、狠毒的村长,为了利益不惜杀人。故事在揭露真相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唐强在老年痴呆的幌子下,选择了报复,而何军则因为贪婪而走上犯罪道路。故事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的来说,这个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情节引人入胜,而且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事的语言流畅,叙述方式独特,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ra216@qq.com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guaitanji.com/html/changpianyehua/20241/39155.html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